詩刊社與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聯合舉辦的三個年度詩歌獎項日前評出。
大解以組詩《更深的天空》、柯健君以組詩《沾滿海腥味的歌唱》、劉福君以組詩《韶山書》獲2010年度詩人獎,陳人杰以組詩《仰望星空》、泉子以組詩《秘密的執行者》、敕勒川以組詩《草葉上的海》獲2010年度青年詩人獎,周嘯天以《玉樹》外二首、涂運橋以《鷓鴣天·洛陽烈士陵墓被拆讓位商業用地有感》外一首獲2010年度詩詞獎。
據介紹,這些獎項的設立旨在對當下詩歌寫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出現的新質進行階段性檢閱和梳理,力求做到包容性強、涵蓋面寬,并努力突出刊物的權威性和導向性。《詩刊》有關人士表示,隨著人類社會的迅猛發展,無論是“后工業社會”、“信息時代”還是“全球化”這樣的時代標簽,似乎都在昭示著詩歌和我們現實生活之間的某種復雜關系。那么,詩歌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嗎?無需長篇累牘繁雜論證,從詩人指間流淌出來的一頁頁靈動的詩篇,便是最好的證明。正如此次獲獎詩人泉子所說,每一首詩歌都是我們得以完善自身的一個契機。這種力量使我們在存在的喧囂與繁忙中重新反觀自身,在內心世界與外部事物的有機交融中對自我和世界進行重塑和命名,讓自我之光不至在世界的叢林中迷失了方向和路徑。